Monday, August 22, 2011

廉价出售


有一次,挂在公司墙上的时钟休息了,分针喊累就不动,似乎没有同事发觉。环顾周围,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在动。或许人是没有资格喊累就不动。


下班时,当我跨出公司门槛,脑袋空间里的时钟正朝反方向走着,停顿在前晚,脚步踏出公司楼梯口铁门的那一刻。同事手持似狱警拿的一大串钥匙,一脸犹豫地想,要不要把这公用铁门给上锁。我说:“要,一定要上锁,不然公司里边的东西会溜了出来,我们就会带着不必要的东西回家!”他笑了。我晓得,他这位耿直、忠诚的公司老臣子,最爱把公司事物领养回家。


说起“工作”,我对它当然得尽心尽力,这是一个岗位上的责任,但是它绝对不能越线,在私人空间里驻扎。


我一直都在反复思索,人的一生是不是已经把时间卖给了工作。倘若答案为“是”,那应该很不值得。先把工作的目的推回去最基本的想法:工作是为了活着,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但是,这种单纯的想法已随环境的变化和人的欲望加以延伸,输入了许多价值观。于是,“工作” 擢升为一个兴趣,或者一个成就感、卓越感,或者一个目标、理想,或者一个地位的象征、一个宏愿。无论“工作”被加上什么光环,看和听起来有多宏伟壮观,大多数要达到的效果恐怕也只有一个,就是获得更多的金钱。


有些人是百分之百为钱而工作,对他们而言,钱是最重要的;有些人是享受工作中所得到的乐趣,认为钱不是最重要,没钱却万万不可;有些人只享受工作的过程,视钱为不重要的东西,而多数人都会认为,这类人应该是“傻的”或“发神经”或“钱太多”或“嫌钱腥”。


不时发觉,人都很喜欢买东西,因为人的“拥有欲” 超强。为了让“拥有欲”过得甜美,在不自觉中,人卖出更多时间给工作,换取更多的金钱,让工作完全操控生活。与其说工作操控生活,倒不如说金钱操控生活。


金钱的确是种麻烦的东西呀!既然它和生活分不开,那么,我就接受这种交换工具,不过,不论多难办到,都要尝试经常提醒自己,千万别让它操控生活。


那天,朋友带我去认识一位玩音乐的人,顺便让我尝试唱live band,过过瘾。朋友领着我进入商业楼,朝一间看起来有点老旧的服装店走去,让我霎时摸不着头脑。进去店铺后,我才惊讶,店内末端的小间隔竟摆放了许多乐器,可谓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!玩音乐过后,和老板闲聊,他说,平日营业时间都很忙,打烊后,经常会约几个朋友,在这小小的空间里玩音乐,毕竟是自己的兴趣。他接着说,现代人愈来愈空虚,活得像部赚钱机器,很多有钱的,都把钱花在赌博、嫖妓,一些没意义的活动上。赚钱对他来说,和家人不愁生活就好,最重要是趁着在衰老之前,do something(做些自己喜欢的),才不枉此生。


他一语破的。“工作”并不等于生活,只是人为了生存和演变,而进行的其中一项活动,金钱是人在此活动中获得的酬劳。假如在满足了基本的衣、食、住、行后,人能减少惹来尘埃的“拥有欲”,可能快乐会多一些吧。


在另一位朋友的部落格看了她所写的一首诗,命名为《旁若无人》,有一句,我特别喜欢:“工作吧,像不需要钱一样。” 我留言给她,对她说,我在努力学习着。



搁笔之后:

同事约看一部纪录片《乘着光影旅行》,主要是摄影师李屏宾(多次与导演侯孝贤合作,王家卫的《花样年华》是他其中一部得摄影奖的作品)的访谈,纪录了他对电影摄影工作的情况和想法。很欣赏他对摄影的执著,也很高兴和羡慕看到,他的工作是和自己的喜好彻底融合的,与生活一起流动。可惜,鱼与熊掌不可兼得,追求这个理想的牺牲品就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,所以在他的言语中都不时流露出对家人的愧疚感。也许“无奈”是制造“生活”不可缺少的原料,细嚼是甘、苦的,猛吞是无味的。

2 comments:

Unknown said...

急徵2011年底香港市場開發代表數名
‎1. 工資/其他福利:月薪 2000-5000美金
2. 工作地點:電腦前即可(家裡或在外不拘)
3. 上班時間:自訂每天大約3~5小時選擇自己有空的時間
4. 聯繫報名: http://justdoit88688.weebly.com/(一律採網路註冊報名)
5. 專業: 需會簡易電腦操作並自備電腦及網路..打擾了!

豪迈 said...

广告首次出现在我的留言板,想了一会儿,最终决定给它“出街”。

配合《廉价出售》,就让我破例,允许这个小小空间成为免费的advertising space吧。呵呵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