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November 10, 2011

电影速递

《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的女孩》

本想把小说读完后,再去看电影,但是读至第75面时,已经耐不住。终于,那天的公共假期,早上十一时,我赴了沈佳宜的约。

看着电影一个个朴素得柔美的画面,中学时期的生活忽地在我的脑中若隐若现,有些是本身的举动,有些则是同学的习惯,很是怀念,不禁使我笑了出来。怀念是一种味道:品尝的味道,嗅觉的味道,听见的味道,走过的味道。

虽然,至看电影之前,我只看了小说75面,但是足以令我感受到整个故事改编得很不错。九把刀对于剧本的处理,简直有如抽离了小说,他加入很多中学生的习惯、对于性的幻想、叛逆行为和语言,让电影一丝不挂地呈现中学生的原貌。小说内的一些人物不见了,这更好,专注地写柯敬腾与沈佳宜的恋爱故事,从靠近,到暧昧,到恋上,纯纯的、蠢蠢的,让人脸颊发热。

九把刀的人物刻画蛮好,虽然加了“料”,却保留了小说人物的个性。除了主角,柯敬腾和沈佳宜,柯敬腾的死党,曹国胜、许博淳、谢明和与廖英宏,还有沈佳宜的好朋友,胡家玮(不确定她有没有出现在小说里头,因为还没看完,哈哈……)都有很突出的个性与造型。柯震东成功地把柯敬腾阳光、热血和在爱情面前的羞涩给演绎了出来;陈妍希的清新脱俗气质,也把沈佳宜这位好学生的角色赐予灵魂,把她从小说中带了出来。

因为喜欢主题曲《那些年》,所以在早前已经买下电影原声大碟,重复听了好多遍。单凭听此电影配乐,觉得普通,看电影时,才感受到配乐与画面产生的化学作用。此外,电影的画面有美感,其中一些画面若印刷成明信片,将会很吸引。

思念是一种时间的味道,久久不散。那些年错过的爱情,让我莫名流泪。或许男生在爱情面前都是胆小鬼吧。

不知不觉,我爱上了沈佳宜。

个人口味(5颗星为满分):4颗星


Don’t Be Afraid of the Dark

原本打不起劲儿进电影院看这部片子,因为通过预告片,大概可以猜想到故事内容只属一般的恐怖电影。当我看见海报写着producer是电影《Pan’s Labyrinth》的导演,我就立刻产生了要看的念头。

一般的故事,但是气氛、配乐、美感和造型把此电影变得有可观性。欣赏影片的美感,小女孩的红色造型很显著,似乎在恐怖的环境内,是邪恶注视的焦点。花园的场景和着重妖怪眼睛的造型,有《Pan’s Labyrinth》的影子。我相信Guillermo del Toro应该是爱眼之人吧!

老实说,看这部片子,我没有失望。

个人口味(5颗星为满分):3颗星


《梦游(3D)》

整体而言,是一部“好开头,‘衰’结尾”的作品。

我喜欢第一幕的呈现方式,而且第一幕的3D效果也很好,不过,接着的3D效果就显得“so so”了。

我喜欢电影的开始到中段的气氛,能捉住观众的情绪,继续跟着剧情走。李心洁的店铺和睡房的陈设别有用心,镜子运用得恰当,对营造气氛有极大的帮助。

我喜欢扮演李心洁裁缝店内两个员工的演员,讲话的语气、神情和动作都很自然,加上造型,确实很像那个年代的缝纫女工。至于李心洁,演技是不容置疑的,只是没有突破自己的演出。

我不喜欢配角的小故事,因为作用不大,只是要为观众制造猜疑,分散观众的注意力,而且编得很草率,不是对主干故事没任何关系,就是给的前因后果很无聊,让人发笑,也影响了整部电影的故事结构,如同碎片。

我不喜欢其中一个毫无意义的画面,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显示3D视觉效果。

我觉得《梦游》的题材很好,情节可以更精彩。

个人口味(5颗星为满分):2颗半星


The Lion King (3D)

这部迪士尼经典作勾起我中学时期的回忆。

那时的我,每次迪士尼动画上映都会进电影院看两遍才肯罢休,而这部动画也不例外。那时的老电影院有分楼上座位和楼下座位。由于很喜欢第一幕太阳升起的氛围,而且画得逼真,所以决定在看第二遍的时候,坐楼上,要感受“高处观日出”。如今回想,我这种想法倒蛮天真。

迪士尼把这部2D动画加工,以3D视觉效果呈现,再次搬上大银幕,多少都有迎合现今潮流的动机,但是绝对是有诚意的3D视觉效果。非立体动画,要做3D视觉效果可真有难度,但迪士尼都尽量做好,譬如把狮子的头部和一些飞鸟的画面做到凹凸和远近分明的效果,实为用心。

当再次进入电影院重看此动画,一首首动听的歌曲,再次在耳边响起,昔日犹如在眼前,心境却已经不一样。

个人口味(5颗星为满分):3颗半星

8 comments:

security equipment said...

I really agree with the facts that you have shared on this post. An interesting topic like this really enhances reader's mind to have more effective decisions over a certain issue.

豪迈 said...

Glad to see your comment. Thank you.

Jane said...

写得很中肯的影评,欢迎你到我的部落客听一个在延续中的故事,成为故事的读者。

http://fivemenstory.blogspot.com/2009/07/blog-post.html

豪迈 said...

谢谢。我会拜读您的故事。

xiaoyun said...

相比之下,初恋红豆冰乏味很多也.....不够火喉,哈哈哈,impact不大....

刚听音乐,几乎没有感觉,但看了电影后,就喜欢听....

豪迈 said...

《初恋红豆冰》的感觉不一样,对于我而言,不能和《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的女孩》比较。不过,我觉得本地电影剧本应该要更进一步,向国外的剧本看齐,在内容、情节与呈现方式下功夫。

我和您有同感,只听《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的女孩》电影原声带是觉得配乐普通,但是,在观看电影时,就发觉配乐和画面结合产生的效果是很好的,绝对“啱 feel”!

xiaoyun said...

两者都是在sell年少的爱情情怀和青春岁月喔,不是吗?:P 哈哈硬要辩;)

豪迈 said...

哈哈哈......您这反问不是“硬辩”啦,是分享电影观后感。我这〈电影速递〉,有这样的读者讨论电影,才是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(高兴!)。

我认为,虽然《初》和《那》都是说着年少的爱情情怀,但是切入点是不一样的。《初》引用甜品来比喻,以红豆冰串起整个故事,甚至以品尝红豆冰的感觉,带出初恋的滋味儿;《那》是校园初恋的故事,展现学生调皮、逗趣的一面,比较轻松,也比较直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