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January 18, 2013

回顾2012年〈电影速递〉


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。


翻查过往的〈电影速递〉犹如整理着尘封的记忆箱子,把装在里头一沓一沓的画面、心情取出来,以粗糙的速度怀旧,偶尔停顿在一些特别回味无穷的,加以细尝,回想当初的感觉。〈电影速递〉的开始是因我迫切分享观后感,寻求及时分享的乐趣而起,从201010月份开始,直到201212月份就满了两年又三个月。好友说,近期,从我的字里行间看见我的疲态,是否有想过暂搁〈电影速递〉,把专注力重新投向文艺写作。我恍悟。我明白好友的意思,暂停并非长久性,是给我一个修复自己的机会。我接纳他的意见。希望喜欢〈电影速递〉的读者也会喜欢出现在不同文字创作类型的我,仍伴我走过漫漫岁月,共享生活。


等待全新的电影分享单元同时,让我跟大家简略地谈谈最近我观赏的电影和回顾2012年我最喜欢的10部电影。


Les Miserables
人间尽是悲剧,美景是在缝隙中挣扎钻出来的小花。有位同事认为,这部电影不是集合了所有最悲惨的事,而是生活本来就是如此。
歌曲很好听,特别喜爱《One Day More》,呈现了声音的层次感。画面美之余,演员也表现得非常出色,尤其是Hugh Jackman(演技佳、嗓子不错,我认不得超瘦的他,吓人!)、Anne Hathaway(发挥得淋漓尽致,我开始对她改观)、Helena Bonham Carter(向来都喜欢她,她的确当配角也很抢眼)和Sacha Baron Cohen(男配角,却演得出色)。
个人口味(5颗星为满分):4颗半星

Upside Down
许多人都在寻找遗失的另一半,那另一半或许在另一端,也或许近在眼前。爱情的美丽与浪漫存在于一个距离,一份迫切,一种恒温,最终跨越了贫富之界。
故事显得有些空洞,胜在概念新颖,画面美丽,让我很想加分至3颗半星。
个人口味(5颗星为满分):3颗星

《十二生肖》
没有抱着任何期望去看,只不过因为是成龙,所以就看。虽然影片没有突破,甚至情节的设计好像回到以前般,但是我还是钦佩成龙亲力亲为每个打斗动作的劲儿和专业精神。
个人口味(5颗星为满分):2

《血滴子》
不是闹剧,却能让我像看《十面埋伏》一样,笑整场!特效很差劲,假得要命。阮经天不适合演这类型的电影,表情很生硬,真的须要多多磨炼。
个人口味(5颗星为满分):1

《新兵正传》
梁志强一贯的作风,好笑的,也是最讽刺的。觉得电影以训练营的训练片段作为结尾,显草草了事,好像这些片段都挤不进电影里头似的,所以要在结束前让观众看完。
个人口味(5颗星为满分):3颗星

《我老公唔生性》
原本不打算进电影院看,直到有位同事告诉我,好看,像以前香港的爱情电影。
果然不错,蛮好笑的。爱情永远需要保鲜功夫,“时间”不是藉口。
个人口味(5颗星为满分):3颗星


我醉爱电影10大排行榜


1.Life of Pi


向来都看好李安导演的作品,觉得他导演的作品有内涵,而且非常懂得利用空间来展现美。

那一晚,和好友看完这部电影,我们俩的脑子都不停地 在想,很多画面都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中。好友说,这部片值得慢慢咀嚼,我蛮认同,它让我觉得很像《小王子》这种故事类型,里边有很多象征符号,每个人看 了都有自己的诠释,而且在不同成长阶段重看都会有全新的意义,充满哲理。

在网上略看了一些影评,也从朋友口中听说,有从宗教 角度去剖析的,有用象征性方式去分析的,也有用心理学去探析的。疯电影的那位朋友对我说,他不想去分析这部电影,觉得没必要,如果你曾经像故事主人翁那样 活过来,你就会晓得个中的滋味。听了他这番话,我心底发出一声长叹,蹿升到口中时,只余下一口气呼出来。

同事问我,从主人翁说出的两个故事版本,我比较喜欢哪一个。我说,我喜欢第一个版本。第一个版本保留了很多想象空间,不能用逻辑思考,但你可选择相信,第二个版本则是残酷现实的写照。

大部分人都依赖着逻辑去生活,附着在逻辑上沾沾自 喜,胸有成竹地说大道理。大多数人都选择相信所谓的“常理”,而非常理的事物将被一一推翻,即使它属实。面对这些人,在说服的过程中,往往会觉得很累,累 得不想言语。当发觉非常理事物在这些人面前的结局永远都是一样,索性依照他们的思想模式,制造一个合乎他们口味的“事实”,成全他们,免得费唇舌,不是很 好吗?有时候,逻辑会杀死人。

我和好友最终还是忍受不住对《Life of Pi》的想念,去观看第二遍,选择IMAX3D版本,体验了它超棒的立体视觉效果。对此电影,我们的感受更深了。

2.《金陵十三钗》


看了这部电影,我只能说,《十面埋伏》和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二大烂片之后,我要看的“张艺谋”终于回来了!

电影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,故事把我们带到1937年 日本军队攻进南京的时刻。虽然画面揭露了当时日军的残暴,但是并不会刻意渲染血腥与色情。无可避免的是,这些残酷、惨不忍睹的情节,确实让心里不好受,除 了怜悯,我真的无法想像那个时代经历这些事情的人,当时是怎样过的。遍地尸体,鬼哭狼嚎,那种恐惧就像自己的影子,时时刻刻结伴同行。教堂在战乱的人间炼 狱里,显得更神圣,在许多人的眼中,它似乎是一幢刀枪不入的庇护所,恐怖的是,这圣洁之地竟被日军污染,在内大开杀戒。

“婊子无情”,但我在这部片中看到了有情有义的婊子,让我的鼻头感酸。如果说,身为风尘女子的女主角,玉墨,是现代女性的象征,我觉得一点也不言过,她所要承 受的心理压力和作出的抉择,比谁都坚韧、勇敢。故事中的风尘女子、神父、学生和军人在最不人道的战乱时刻,流露出最人道的一面,试图证明人性本善,是严 寒天气里一个温暖的拥抱。

喜欢女主角,倪妮的表情、肢体语言和散发的古典韵味,而饰演主要学生的小演员都有不错的表现。男主角Christian Bale的 演出让我再次看到他驾驭角色的能力。张叔平的服装造型设计成功地为战地染上艳丽的焦点,加上“爱美”的张艺谋,善于运用教堂玫瑰窗彩绘玻璃透进的斑斓彩光,仿佛为痛苦注入一道曙光,仿佛在安抚恐慌,也仿佛是对战乱的控诉。配乐帮人物说话了,流露出人物的情感,涌进观众的心里边。

从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的宽敞四合院、《十面埋伏》的大片树林、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的宽阔宫殿和《金陵十三钗》的大教堂,我看到了张艺谋在诉说着空间的无形枷锁,这些空间里头有逃不出封建社会的妇女、逃不出埋伏的士兵、逃不出给命运作弄的女人、逃不出被死亡追逐的人民……幸好,张艺谋这回手下留情。那群风尘女子的风姿、笑声与歌声,在终场时烙印在我脑海中。她们的勇敢使她们艳丽得特别烈。

3.《桃姐》


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

上映了约莫两个多星期,经常爆满,恐快下映,下班后去购票,即使坐在前排座位,也得看了。

看这一类型的电影,我已经晓得我会流泪,却没想到,流下的泪似乎没停止,断断续续,干了又淌。电影结束后,独自走回家的路上,还是有想哭的感觉。到家,一踏 进房门,我就毫无禁忌地把所有的泪释放出来,不想再保留。幸好,临睡前接了一通好友的电话,聊了些好笑的,否则,我会带泪进梦乡。

《桃姐》,一个很朴实的故事,仿佛没有任何添加物,甚至许多画面都不配上音乐,完全以静态让桃姐和几个老人家的话语和神情,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,给观众感受他 们的呼、吸。仔细想想,每个人的生活中或许都有一个“桃姐”——公公、婆婆、父母、亲戚、朋友,甚至是自己,暮年的自己。我将“桃姐”投影在太多人的身 上,所以每个画面都成功地打开我的感受之门,我越想要拒它千里,它就好像有个强力推前的弹簧,与我对抗到底,让我浑身抽搐。

叶德娴细心观察、揣摩老人家的言行举止后,投入的演出,真的是功夫到家,可称得上是“专业的老戏骨”。刘德华的演技虽然自然得仿若不费吹灰之力,表现不错, 很可惜的是,刘德华在影片中还是摆脱不了“刘德华”,只不过没有如以往那么重“刘德华”。编剧很细腻,虽故事没起伏,像纪录片,但老人家习惯讲的话语都好 像被纪录在里头了,譬如桃姐爱挂在嘴边的“没有空就不必来了”,让我想起母亲曾在电话中对我说的“没有空就不用经常回来(回家乡)”,充分流露了老人家的 心声,希望孩子常回家,却想到孩子工作,多数没空,所以就叫孩子不必牵挂,不用麻烦。

不知何时开始,我发觉,我对父母的唠叨,越来越像母亲以前对我关心的唠叨。啊,我“老”了。

4.The Hobbit: An Unexpected Journey


因为太喜欢《The Lord of the Rings,先前就一直在想,为何导演没开拍《The Hobbit,看见《The Hobbit》的预告片时,简直就是高兴不已!

与好友看3D版本,虽然视觉效果不见得很立体,但是比一般的远近效果好,值得一看。

整部电影最抢眼的,依然是Gollum,那一段实在很棒。有朋友嫌Gollum的情节过于拉长线,我却觉得刚好因为Gollum好与坏的人格分裂,一颦一笑,实在太生动!

我进电影院看第二遍,终场时,坐在我后面的观众惊讶地问她的朋友:“啊,就这样完了呀!”如果先前我不是听到新闻说此片乃三部曲,我也会像她一样惊讶,毕竟原著小说只有一本。

5.Paranorman


看见此动画片余三场的播映时间,就赶紧把握周末时间去观赏。

以一个关于女巫的传说作为故事背景,混合鬼和丧尸的角色,你会难以想象此故事情节有多滑稽吧?加上主题好,人物造型也好,可谓是本年度至目前为止最亮眼的动画。

“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东西,最重要是别给害怕改变自己。”对于和同类不一样的东西,人类往往会因害怕而排斥。换言之,很多人会被“害怕”改变自己,不敢再趋前一步去认识“害怕”,然后化解“害怕”。在“害怕”底下,人类继续做出愚昧的事情,愚昧到极点后,也不懂得回头。

“不要只记得对你不好的人,想想对你好的人。”哈哈…… 或许这是一种能消怨气的最好方法吧!想一想,有很多人的确对对自己不好的人特别深刻,可能人的脑子比较容易记得不好的东西,心中总是收着一股怨气。我们不是 应该时时把对自己好的人收在心上、记在脑子里吗?怎么本末倒置了?我解不了。为了让本身的怨气更轻,我每天都会默读一遍对我好的人,由衷地对他们说,谢谢。

6.The Iron Lady

 
Meryl Streep 每次都让我有所期待,而这次她饰演的英国首位女首相,Margaret Roberts,可说是脱离了先前的自己,给我看见不一样的她——看不见Meryl Streep,只看见Margaret Roberts

故事编得好,情感细腻,回顾片段穿插得流畅;配乐好,能牵着观众的情绪一步一步走,触动感觉;造型化装很棒。我仿佛在时光隧道遇见了这位铁娘子。

很钦佩Margaret Roberts,勇于在那个保守时代不理会旁人的眼光参政,在男人堆中鹤立鸡群,为人民说话。有一幕,蛮深刻,也很感动,男友向她求婚时,她说:“我很爱你,但是我不能接受你的求婚,因为我认为女性的生活不应只是煮饭烧菜、打理家务。”男友听了她这番话,笑说:“我就是要这样的一个女生!”对于她和老公的感情描绘,我几度 落泪,红了眼眶。

无论年轻时有多英明,叱咤风云,最终都败给了岁月。疯狂过后,风轻云淡,就像一个狂欢派对,之后所遗留下的寂静,寂寞却有悠然自得的模样。这时,涨潮的思念可以是一种沉痼,太深会不能自已,隐隐作痛很久、很久。

7.War Horse

 
在我的眼中,它是一部励志电影。两个半小时累积的,是振奋和感动的情绪,直到最后,涌现出热泪。

Steven Spielberg 这部电影把马描绘得特别有灵性,迂回的情节铺排,为故事人物叠起不少聚散两依依的愁绪。男主角的外形符合故事的feel,可惜演技不到家;饰演男主角母亲的女配角虽然戏份不多,却有不错的表情,让我记得她。

马儿从出生到稳健立地、奔跑,从软弱到刚强,不也是人学习站起来的过程?从依赖到独立,从不懂事到懂事,从不起眼到亮眼。路实在太崎岖,曾并肩作战的好友也 会在中途离我们远去。我们始终要孤身作战,坚韧地为生命去打一场充满未知数的战。即使他日重逢,彼此可能已经不是昔日的自己,在夕阳余晖中紧紧拥抱仅存的美丽。

8.Toast


下班后,感到有点儿郁闷,便上电影院看了一部我超想看的国际电影。

生活在黑色幽默里边的人物并不快乐,观众偶尔发出退色的笑声,增加了故事的荒谬。

故事简单,复杂的是情感,题材很新鲜,把沉重感都搅拌于烘焙的原料,让它膨胀,给观众品尝其中的滋味,生活中有甜的地方,必定深藏着苦味、嫉妒与斗争。即使生活单调得像罐头,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始终是甜丝丝儿的;即使生活精彩得像甜品,流于表面的爱始终是乏味。

女主角Helena Bonham Carter 再次投入演出,为争宠的清洁女工/ 后母角色涂抹了一层娇艳的可怜。曾参演《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》的童星,Freddie Highmore,如今已是少年,扮演年轻的Nigel Slater,虽演技还很青涩,须加磨炼,却符合此片的人物性格和形象。我特别喜欢最后一幕Freddie Highmore对镜头发出的胜利笑容,仿佛是一种报复的成功。

如果不是片尾出现真实的Nigel Slater相片(他本身也出现在最后一幕,饰演厨师),我简直不敢相信这部电影是根据这位著名的烹饪作家自传改编,因为一切都太不可思议!可能是《Billy Elliot》的编剧,Lee Hall以荒谬的手法编写故事的原故吧。
 
9.《寒战》


有位同事大力推荐《寒战》,说剧本写得很好。其实,我等这部片上映已久,上映后等约定的好友,所以上个星期才和他到电影院去观赏。

这部片之所以精彩,剪接的功劳可真大,情节非常紧凑,似乎从头到尾都是高潮。我欣赏编剧把人物安排得细腻,还有对情节的布局。至于故事,如果欠缺以上的东西,它只不过是一个不会很特别的故事。

演员方面,郭富城这回真的给梁家辉比下去了。梁家辉 的双目愈来愈会说话,脸部表情和说话语气都表现得相当有分量。彭于晏最近好像朝反派发展,叛逆的表情还不错,可惜还不够“放”,虽然我很喜欢他在最后一幕 的表现,但是还嫌他演绎得不够歇斯底里。啊,差点儿忘了说,他的配音极度难听,那把声音根本不适合他,配了上去简直犹如妖魔附体,控制了他的躯壳似的。

若事实引起人民的不安与掀起动乱,那么这事实是否应该公开,向来都是新闻处理最有争议的地方,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。报业,我呆过了,如今还呆在广告业,我反复地思摸,在文字上,对社会的责任我又做了多少?

10.LOVE

 
我爱你/ 你爱她/ 她爱她/ 她爱他/ 你爱我/ 我爱他/ 他爱他/ 他爱她/ / 怎么这世界/ 已经没有人相爱/ 怎么这世界/ 每个人都不快乐/ 怎么这世界/ 每个人都爱别人/ 不爱自己一首深入浅出的歌曲,牵动了影片开始约十分钟的画面,并且渗透了每个角色的肢体语言。虽然同事告诉我,有影评指出,早前已经有大导演用过此类的one take拍摄手法,但是我挺喜欢这约十分钟的画面,不但美、顺畅,而且交代了每个角色基本的背景,也像一条活动的红线,紧紧系着有情人。

“爱”是一种幸福,也是一种折磨。有人因为尝尽了个中的折磨而不敢去爱,久而久之,没能力去爱,影片中的赵又廷就是如此。没有父亲的他说:“如果不去拥有,就不用想念,想念是很痛苦的…… 不 要想念你不曾拥有的东西。”很极端吧?但确凿是句句说到我心里边。舒淇对赵又廷说:“没有爱的能力比没有性的能力更可悲!”可见人是多么享受“爱”,尤其 是爱情,甘愿承受被“爱”鞭笞得遍体鳞伤的可能,痛,却愿意在“爱”中沉沦。可以这么说,人的一生都在冒险,在“爱”里头也是。

“爱” 是一种单纯,心跳怦然加速,突来一股“勇敢”的推动力,牵住对方的手,很直接地说:“我不接受包养,我只接受爱。”影片中的阮经天因为自己的小小缺陷,感 到自卑,在爱情里踌躇。爱情须要用什么来衡量?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爱情的秤吧,而这个秤让爱情不再纯粹。我向往这段阮经天和舒淇的爱情。

“爱” 是一种深刻,因为深刻,所以容易受伤,就像影片中的郭采洁和陈意涵的挚友情谊,还有她们与彭于晏的爱情。回想过去,感觉友情的确很脆弱,愈久的友情可以犹 如一张泛黄的薄纸,大力一戳,破了。有一友曾对我说,假如有一天,他不再主动联络他的朋友,彼此就会失去联络,到时,朋友之间根本没有剩余些什么,任何关 系也没有。我羡慕甚至渴望如郭采洁和陈意涵的真挚友情。

“爱”是一种祝福,“爱”是一种保护,“爱”是……无论“爱”是什么,它应该是用来填补在现实生活中,人内心的一个缺口。朋友传手机简讯与我分享观后感时,这么提到:“不管是哪种爱,爱是需要勇敢,需要宽恕,因为爱是一切生存的理由。”

蛮喜欢这部小品汇集了不同类型的爱:情侣的爱、朋友的爱和亲人的爱,整体散发淡淡的feel, 还有爱的香味儿,间或令我含着感动、暖和的泪光。特别喜欢赵薇和赵又廷的故事,电影结尾的感觉也相当好。服装搭配得很棒,有简单的美、大胆的美、高雅的美,掀起颜色大浪潮,为画面色泽加分。配乐普通,但是歌曲好听且运用得妥当。赵薇、赵又廷和阮经天有不赖的表现,尤其是赵薇,这回有突破性的演出。

在爱的世界里,亲情篇我保持平稳的笔调,友情的新篇章我努力写着,爱情篇我还在寻找题材,久久不敢下笔。爱,惊动了我心底最深处,也让我神经失常,活像个傻子。


拉住排行榜的尾巴

Step Up Revolution


Step Up》系列电影我都有追看,因为我喜欢看跳舞。这是第一次,《Step Up》的舞步让我感动。

现实和梦想的距离、坚持追梦的毅力,都是向来舞蹈电影所爱采用的主题。这一集《Step Up Revolution》虽然也说梦想,故事也可说是老套,但是里头注入的新点子却令此电影在众多的舞蹈影片中闪闪发亮,把跳舞艺术的精神与意义推向更高的层次。

乍看之下,以为男女主角在前三集曾出现,浏览网站,才晓得此乃男主角Ryan Guzman的首部电影,他是个模特儿,也是个舞蹈员,而女主角Kathryn McCormick是个舞蹈员,难怪他们俩的舞姿那么引人入胜!男女主角在最后一幕的双人舞极感人,他们的肢体语言似在述说一段若即若离的爱情,像浪,时缓,后退;时速,涌前。前两集内,一个瘦瘦的男配角,Adam G. Sevani跳起舞来轻盈敏捷,非常抢眼,这一集竟有在影片尾部出现,当客串舞者,让我惊喜!

此集的场景和镜头下了很多心思,蛮漂亮,演员的造型也很棒,就拿第一幕来说,我仿佛只看见很多双颜色鲜艳、款式美丽的鞋子在舞动。

疯狂地,我连续看了两遍,普通版和3D版都观赏了。3D版不理想,只是好友相约,说我看了普通版,就看个视觉效果不一样的。

艺术假如只停留在表演或呈现方式,它永远只属于一件摆设的艺术品。艺术假如能影响社会或改变一个坏的局面,那么它就多了一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。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吉隆坡“捍卫苏丹街”的艺术活动。除了感动,还是感动。